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校区附中借助元思课堂,落实家校作息一体化,积极推进“双减”;同济医学院附中通过健康及心理教育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主校区附小深化“科学+”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济医学院附小构建“大教育生态圈”,实施“三减三增”。附属学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作业设计,减量提质加速跑

主校区附中牢牢抓住课堂40分钟,优化教案,凝练知识点,实现课堂高效教学。课后,运用信息化方式实现作业个性化,一人一案,分层分类解决知识难点。疑难问题不隔夜,教室外设立“疑问台”,学科老师随时答疑解惑。严格实施作业公示制度化,家校作息一体化,充分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同济医学院附小将数学学科知识变成学生可以感受、操作、体验的生活状态。将各种题型进行校本化、生本化“改造”,用教师的“勤”换来学生的“轻”,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根据学生具体学情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类型,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定制课程方案,点亮多维潜能
附属学校立足育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多维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跨学科学习与学校文化融合,通过开展走进大学实验室、科学家进校园、研学实践等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同济附小开展劳动实践周活动

运动赋能成长,身心共同发展
在“双减”政策引领下,附属学校通过构建多元化体育课程体系,如特色体育课程全覆盖、奥运冠军进课堂、丰富多元大课间等,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24年体质监测数据显示,附属学校优良率均达65%,班级优良率达97.8%,创历史新高。在各大体育赛事中,附属学校斩获优异成绩,印证了体教融合的育人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更实现了体质健康水平与竞技成绩的双重突破,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了校本化实践样本。


主校区附中错峰开展大课间活动

同济附小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用全民运动的方式开展元旦迎新活动

缤纷活动赋能“双减”,绽放少年风采画卷
附属学校精心构建起“五育并举”的育人新生态。通过创新融合传统节日、校园文化与学科实践,打造活力校园。“原创童书博览会”上,学生们融合各学科知识进行文学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科技节里,围绕主题展开跨学科学习......。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既让知识学习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激活思维、舒展身心,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双轨并行,育人质量稳步提升。


同济附中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
同济附中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爱国歌曲合唱比赛
附属学校将持续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五育融合,全力以赴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保障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