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闻

要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要闻 >> 要闻速递 >> 正文

回眸202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小学:以坚实脚步丈量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25-01-15    作者:     来源:     点击:

新元肇启,岁序更新。走过同济医学院附小辉煌七十年后,学校秉持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成就每一位学子个性化高品质人生”融为一体,坚守正确的办学理念,开启了同济医学院附小高质量的新征程。

一、"党建+"引领,强化质量发展之基

深化理论学习,引领发展航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全国教育大会精髓。严格实行党内学习制度,积极参与大学举办的领航大讲堂、支部大讨论、大轮训、实践学习等活动。党支部将党纪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深入研讨促使党员干部学纪于心、知纪于行、明纪于身、守纪于严。

深入实践基地,推动品质提升。四月,同济医学院附小党支部组织参观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涵盖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七月,参观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党员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建强党员队伍,树立先锋榜样。着力建设党员先锋岗,引领攻坚克难新风尚。组建党员应急突击队,安全守护培训在前、“遇雪奋战”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同心·暖心”党员示范岗,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党员中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以及德育骨干,有效帮扶困难学生,疏导情绪,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二、勤学笃志,躬耕课堂守正创新

锚定改革总目标,奋力书写时代新篇章,我们创造的是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赢得的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的战略主动,迈向的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未来。

抓实课堂主渠道新学期初,学校依据教育局质量白皮书,举办质量动员会,深化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核心素养,减负增效。加大听课力度,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推动课堂变革。

在武汉第二届“双减”优秀案例宣传活动中,同济医学院附小成功获评“特色双减案例”。副校长刘霓代表同济附属学校在华中科技大学第四届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上交流了《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和作业变革》的经验做法。

2024年,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十五个区的语文教研员及各区骨干教师近300人,在同济医学院附小宗关校区开展了主题为“新课标视域下基于单元学习目标的教学研究”的语文研讨活动。呈现学校的教研成果,有力推动了同济医学院附小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飞跃。

武汉市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比赛成绩在武汉教育云平台上公示,语文高段教研团队获一等奖,低段青年教师团队获三等奖。同济医学院附小被授予新时代名师工作室“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基地校。

教育部办公厅公示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结果。同济医学院附小程莹老师执教的语文书法练习指导《突出主笔》和胡颖老师执教的数学课《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均获“基础教育精品课”。

在2024年“湖北省基础教育精品优课”评选中,同济医学院附小推荐的7节课有6节入选,其中5位教师的课被推荐参加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附小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95次,其中国家级奖项26次,省级奖项37次。汪琦、胡颖、朱晨老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贺燕老师获评区优秀青年教师,吕蕾老师获1项国家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

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同济医学院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跨学科综合课程,倡导项目式学习。在数学、体育、美术等学科中融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数学教师黄潇婷在综合实践课中大胆尝试,深度链接数学与科学;体育教师李强以学生的航天梦想为切入点,在体育课程中巧妙融入科学教育;美术教师周静远以“文化+科技”为核心,利用信息编程技术让编钟奏响旋律。

三、启智润心,五育并举再创佳绩

深耕教育,涵养心灵,同济医学院附小学子乐学善思,五育并举,不仅在校内课程中表现优异,更在课外天地中展露锋芒。

徜徉文海。同济医学院附小学子在武汉市第39届楚才作文比赛中,257人斩获奖项,其中一等奖28人,二等奖81人,三等奖148人;联合报杯158人获奖。在第八届小小外交家比赛中,241人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32人,二等奖35人,三等奖51人,优胜奖123人。郑紫彤同学在“笔墨中国”汉字大赛武汉市优秀作品中荣获特等奖;汪锦贤同学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获小学组中华诗词湖北省一等奖。

强健体魄。同济医学院附小学子在2024年武汉市硚口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20名运动员齐心协力,勇夺佳绩,打破四项赛事纪录,以286分的超高总分蝉联冠军。邀请奥运冠军肖海亮参加“弘扬奥运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主题微队课,积极交流学习。

钟情艺术。5月31日,同济医学院附小举行第二十九届校园艺术节闭幕式及“‘童’心璀璨 ‘艺’起六一”文艺汇演。同时,在2023-2024学年度武汉市艺术小人才展演中,28人获奖,其中一等奖9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9人。国庆前夕,学校举办“红歌的校园打开方式”活动,全体师生共祝祖国繁荣昌盛。

发展科技。2024年第45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在上海举行。同济医学院附小两支队伍分别获得人工智能装置组全国一等奖(第三名)和摇滚穿越之旅组全国一等奖(第三名),创造了本届武汉市OM的最佳成绩。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昆明锦标赛ATC探索者挑战赛-数智物流赛项获全国季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6人次。2023-2024学年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振“芯”科技——通信智能技术创新赛中获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8人次。

  2024年湖北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9人次。2024年湖北省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22人次,二等奖34人次,三等奖18人次。2024年“共筑家园”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在宁夏石嘴山市圆满举办,同济医学院附小队6名队员齐心协力勇夺2金1铜。葛睿安同学在2024希望杯国际思维挑战赛中荣获中国赛区四年级“希望数学小院士”称号。

14F55

      在硚口区“少年对话院士”活动中,学生们对话陈学东院士,誓把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院士精神传承下去。十月,在大学基础与继续教育办公室的组织下,同济医学院附小师生代表现场观礼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十一月,同济医学院附小通过市级遴选,成为首批武汉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实验校。

1EF66

同济医学院附小学子在各类活动中屡获殊荣,2024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329次,其中国家级奖项100次,省级奖项318次。

四、开阔视野,建成拓展增质格局

自2018年起,同济医学院附小就与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等地签署姐妹校合作协议。四月,同济医学院附小师生代表团赴新西兰姊妹校交流学习,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国日”展示,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欣赏和向往。

17A15

十月,同济医学院附小50余名师生组成的“荆楚文化小使者团”在温哥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文化交流活动,与当地华侨二代及学生联袂演出,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温哥华总领馆,推动中加文化和友谊的交流。中新网、凤凰卫视美洲台、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公众号、加拿大华文教育协会、武汉外事公众号均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行了报道。十二月,在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大会上,同济医学院附小的观鸟活动成为武汉市国际理解宣传片的一大亮点。

1355F

展望未来,初心如磐,坚守教育强国的责任担当,追求教育家精神的群体彰显,用科学教育加法点亮同济医学院附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