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闻

要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要闻 >> 要闻速递 >> 正文

武汉市教育局来校调研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

发布日期:2025-03-28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3月26日下午,武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永生一行来校调研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

基础与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董晓林主持会议。武汉市教育局宣传部一级调研员许芬,武汉市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邹永宁,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昊驹教授,基础与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盛媛,附属学校校领导及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沈昊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教育一体化方面的工作成果,包括课题申报、理论研究、特色课程开设等。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附属学校共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编写了普及性读物,有效推动了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深入开展。

主校区附中、同济医学院附中、主校区附小、同济附小分别汇报了学校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各附属学校通过强化课程贯通、邀请专家入校指导、开展研学活动、优化育人环境、与大学联动创新特色课程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多元路径,将思政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各校立足学段特点,深挖育人内涵,厚植爱国情怀,通过浸润式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

在会议交流环节,主校区附属中学校长鲁周超、附属小学校长李晓艳聚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段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当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顶层设计需进一步强化、课程体系的连贯性与学段适配性有待提升、师资力量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

邹永宁指出了当前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五大难题,建议华中科技大学应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及全学段体系特色,率先突破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瓶颈。

许芬肯定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附属学校与大学通过构建知识闭环体系、弘扬科学家精神与院士文化,打造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全市大中小学树立了示范样板。她建议,下一步应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的要求,持续发挥高校引领作用,助力武汉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董晓林在发言中表示,华中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深度挖掘“科学家精神”“华中大精神”等特色资源,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指出,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顶层设计需进一步强化,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与学段方法适宜性还有待改进,跨学段教研交流还不够畅通等。针对这些问题,他从完善目标体系、丰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制度保障、构建联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刘永生针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强调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专题攻坚,先易后难,先粗后细,逐步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思政育人体系,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要依托华中大资源优势深化育人特色,持续开拓实践育人场域,研发适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实施路径,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示范样本,全面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